耐得住寂寞,方能守得住繁华
浏览:596次发布时间:2019-08-07
刘杰
本文共计3240字,预计阅读9分钟
光阴荏苒,至今为止我已经在舜翔律所学习成长了一年有余,2018年3月我正式成为舜翔大家庭的一员,开启了自己的实习律师生活。当我拿到实习律师证的时候,还觉得独立执业离我很远,还有很长的时间可以更多的成长,却是咻的一下已到了独立执业的山脚下。
经过这一年我学习成长了很多,也对律师这一行业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,在此特别感谢舜翔律所给我的一个机会、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,让我开启了理想工作的第一步;特别感谢我的指导老师齐姣律师及各位前辈对我的帮助和教导,让我有机会参与各类案件的办理,尽快熟悉律师的实务操作程序,这让我有了开始律师理想的良好基础。进入这一行业才了解到,想要做好律师不是单纯的考个高分或者考过一个考试就可以的,对综合能力的要求非常高。这一年在各位前辈和同事的指导下,学习进步了很多,同时也有很多不足。
□指导老师:我所齐姣主任
一、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
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律师是一个实务性很强的行业,只有真的经历过才能真正了解案子如何办理。记得我的指导老师齐姣律师带我做了一个与公司有关的纠纷,由于案件需要较高的专业水平,且我长时间未接触过公司类案件,对公司法的记忆还停留在司法考试时的书本知识,一开始接触起来没有头绪,齐律师鼓励我去写相关的法律文书。为了写好代理意见,那段时间天天研究判例及相关书籍到晚上一两点,梳理判例中法官及代理人的观点,消化吸收为自己的思路,心情是接触实务类案件的激动包含着要做好的压力和焦虑,有时候看裁判文书网判例盯着电脑屏幕时间太长,看东西都出现重影....才真正理解了律师行业的不易,并不是当初想的考过司考就万事大吉了,恰恰相反万里长征才开始了第一步。
专业水平是律师生存的基础,万丈高楼起于垒土,只有打牢根基,才能成为一名称职的律师,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之下,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工作:
1、心态建设
态度决定一切,有一个良好端正的态度,才能做好律师工作。很多人进入律师行业是迷茫的,如果没有对律师职业的热爱,当遇到让人焦头烂额的案件及当事人时,分分钟就能放弃到这个行业,更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律师。在舜翔所,跟着前辈们,学习到了责任心。当事人信任我们、选择了我们,无论事情大小,都要倾尽全力找出最好的代理方案。以此作为对客户信任的回报。
2、业务能力
业务能力是律师的立身之本。虽然经过多年法学学习,但真的进入实践时,自己好像一无所知。做律师之前总想着,要做公司、债权这一类听起来就很威风、高端的案子,真正工作起来,朋友同学问一句“离婚时房子归谁”都语塞,才知道想做好律师,要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步。为提高业务能力,我重点进行了以下工作:
第一,尽量多参加老律师的庭审,积极向老律师学习知识。
庭审是律师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重要环节,多跟着老律师开庭学习,能最大化获取直接经验。从一开始出庭时心里的忐忑不安、手脚都不知道怎么放,到现在越来越稳定的心态,过程是艰难的。多次学习老律师的庭审后发现,有条理、有层次地、言简意赅的发言才是上策。
第二,勤阅读,多看书,看好书。获得知识要么行万里路,要么读万卷书。前者是通过直接经验获得知识,后者是通过他人经验获得知识,案源的匮乏致使我选择了后者。通过阅读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律师的书籍或者法院资深法官的著作,我找到了同时具备理论深度和可操作性的学习方法。读高人的书,直接学习前辈们研究好的知识,相当于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。
第三,重交流,多请教。一位前辈告诉我自己闷头研究有时候往往是最吃力的方法,这是很不讨巧的想法。多看业内最牛的人是怎么做事的,不断模仿,逐渐追随甚至是超越他们的足迹,不断突破。这样能提高效率,增加成事的可能性。高手点拨一下,有时候胜读十年书。
3、沟通能力
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一个优秀律师的重要素质。最重要的包括和当事人的良好沟通及和法官的及时沟通。
第一,接待当事人
接待当事人是运用专业能力帮当事人解决问题的关键。一开始由于对接待当事人的不了解与想当然,几次咨询都以失败告终,才发现,接待当事人有很大的学问,怎么接待、怎么解答、怎么样取得当事人信任、怎么样合理收费,都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决的。有时候会遇到当事人问到自己不擅长的问题,回答的时候就底气不足,甚至是逻辑混乱了;有时候当事人问完一个法律问题又问一个,最终双方陷入如此反复循环,搞得疲惫不堪,当事人也不是很满意等等问题。在后期学习中慢慢了解到,接待当事人时,要更多学会耐心地倾听当事人的陈述,更重要的是在听的过程中重点剖析案件的争议焦点和当事人诉求,通过听、问、答一步一步做好基础工作,弄明白是否是法律问题,是何种法律关系,问题的关键点在哪里及如何解决等问题。在此之后,把案件中可能存在的相应风险点一一分析给当事人听。
第二,跟法官沟通。7月-8月在历下区法院实习两个月,实习过程主要是辅助法官开庭的前期及后期工作,了解到了案件的从立案、移送法官、送达、调解、开庭及整卷、结案的整个过程,看到了法官的办案压力,同时对案件的立场和观点有了更深的理解。办理案件时,要在与法官沟通方面做到庭前充分准备、庭审态度端正、庭下积极主动,有理有据、清楚表达诉求,甚至是站在法官角度思量提供合理合法的解决方案,事实上互相尊重能使大部分问题快速解决。
4、书写能力
书写能力是律师业务的核心环节,不管是法律文书还是法律文章。这一年先后跟随指导老师及同事先后办理十余件案件,翻阅当事人提供的证据材料,多次尝试撰写起诉状、答辩状、质证意见等等。发现简单的法律文书谁都会写,但是一些案子的起诉状、法律意见书需要非常高的专业水准和深厚的法律功底,自己往往是驾驭不了的。自己在撰写完相关文书,再去跟其他律师探讨或者对比前辈们写的文书,寻找不足和差距,并不断总结,慢慢摸索中看到了一些前辈的经验之谈,作为律师要多读、多写、多谈。法律写作尤其如此,需要大量的积累和沉淀,除此之外没有捷径。多读是可以读一些优秀的判决尤其是法官说理部分、大家学者的论文以及同行的优秀法律文书等;多写,办理完案件后,把涉及的知识点全部提炼总结,有价值的可以写成文章,通过这种形式复盘,加深对知识点的学习,同时能够锻炼加强写作能力。希望在接下来的一年了,能践行多读、多写、多节流。
唯有“利其器”,才能“善其事”,想要成为一名合格律师,乐观的心态、谦逊的态度和娴熟的业务能力都是必不可少的。
二、未来发展规划
正如之前所说,执业只是律师工作的第一步,每个案件的每一步骤、每个环节都需要细心,要时刻持有风险防范意识,在以后的工作中,我也会继续严格要求自己,始终保持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系统的紧迫感。
第一、学习永远在路上,培养自己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。虽然有多年年系统的法律学习过程,但是在涉足律师行业之前一直停留在法律规范和法律理论的层面,并没有真正的接触实践中的法律。一年来,通过办理具体的律师业务,我对法律的理解不断加深,也越来越体会到“理论上的法律”与“实践中的法律”的差异。当然面对律师行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,面对越来越专业化的律师分工,我也确实确实的感觉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的匮乏。因此,作为一名律师,一定要培养自己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。
第二、诚信对待每一位当事人。真诚对待每一位当事人,是自己最有效的营销方法。如同 其他年轻律师一样,案源对我来说非常宝贵也非常重要,同时也是最让人头痛的问题,以后工作中学习自我营销的同时,更要保持但我始终保持清醒的意识,决不能为了案源抹杀掉职业道德。一定要在法律允许范围内,诚信对待当事人,最大化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。
宝剑锋自磨砺出,梅花香自苦寒来。这一年在主任、部长及各位前辈的带领下,我学到了很多知识,较初入律所时提升很多,心态从被动向主动转变,律师的态度与逻辑慢慢形成,但距离成长为一名优秀的、称职的职业法律人还有较大距离。耐得住寂寞,方能守得住繁华,在今后日子里,我会努力学习各项从业技能,一步一个脚印的成为一名更优秀的法律人。
上一篇: 知识产权保护之商业秘密与“反向工程”
下一篇:第58期:企业家法律风险防范